騏驥開物—氤氳千年話香事發表時間:2018-01-09 19:50作者:騏驥開物來源:原創 中國傳統文化的本源,就是儒釋道文化,此三者彼此獨立,又互相融匯,綿延數千年的香文化在儒釋道三教中都備受推崇。《神農本草經》有云“香者,乃天地之正氣也”,國人用香的歷史悠久, 宗教祭祀、驅邪避穢、入藥養生、薰衣香身,香的用途十分廣泛。 “香之為用從上古矣”,北宋丁謂之在其所著《天香傳》中提及香文化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現代考古發現更是佐證了丁謂之所言,我國北方地區的紅山文化遺址與南方地區的良渚文化遺址均有祭祀用熏爐出土。被譽為“中華第一爐”的新石器時代陶竹節帶蓋熏爐的發掘地正是上海青浦的福泉山遺址,一直以來因現代摩登而被冠以“魔都”稱號的大上海也有底蘊深厚的另一面,上海香文化肇始年代久遠。
如果說香事的發端在上古,那么宋代可以說是香事的全盛時期。據史料記載,早在漢初,熏香已在華族巨賈中廣為流行,及至唐代佛教大興,以香禮佛之風更盛,幾乎所有的佛事活動都離不開焚香。《佛說戒香經》將沉香、檀香作為世間上等之香,并以香之德喻佛教戒律,持佛家戒香者,諸天愛敬,諸魔遠離。到了宋代,香事日益發展普及,走入了尋常百姓家,國人不僅在居家、宴客時焚香助興,甚至在制作點心、炮制茶湯時加入香藥,以理氣保健。
對于中國文人來說,品香是風雅之事,香入詩,香入文,香入畫。明代青浦令屠隆在《考槃馀事》中道出了千百年來文人熱衷香事的緣由,“物外高隱,坐語道德,焚之可以清心悅神”, 焚一縷香煙,香氣氤氳中凝神定性,這是賢人雅士詩意棲居的具體表現,是國人對雅致生活的孜孜追求。
在步履匆匆的現今社會,怡情養性的雅致生活方式并非求而不可得,我們可以精心打造一個精致的小環境,在此間拋卻塵緣煩惱,靜心養神。騏驥香禮的誕生正是為此,嚴選純天然沉檀香材,擯棄一切化學添加,由匠人依循古法而制,品質純正,香韻醇和。所謂“悠然凌空去,縹緲隨風還”的氤氳仙境,就在此間。 |